《新课程标准》指出,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。那么,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去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呢?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:兴趣是影响活动的最直接、最活跃、最现实的因素。孔子也曾经说过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只有让学生读书的欲望增强,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,他们才能主动去读,主动去了解、研究,渐渐培养读书的兴趣。因此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,做了一些偿试。
1、讲故事诱导法
学生不爱课外书,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。因此每周三的阅读课,我都要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,引读部分精典名著,用自己的语言描述,给学生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,让学生产生对课外书的向往。随着我声情并茂,娓娓道来,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学生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,或惊险,或奇特,或令人感动、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。正当学生们津津有味、情感交织,期待大白结局之际,我嘎然收声,无不动容地告诉学生:故事情节交错复杂,后面的可更精彩呢,欲知后事,请自读原文。此时我不失时机地向他们推荐出相关的读物。
2、教师以身示范法
古语道: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每到读书时间,我也和同学们一起读书、作笔记,并经常讲述自己读书后的收获和体会,用“现身说法”激起情感上的共鸣,使之产生强烈的欲望。同时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,进行评说、欣赏;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,进行对比,从而激起同学们对读书人的崇拜,对书的渴望,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。这样他们在课余时间就会主动进行尝试。
3、竞赛激趣法
“水不激不跃,人不激不奋”。为了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,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,我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,开展适当的竞赛活动,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竞赛中体验成功的欢乐,使学生获得并保持阅读的兴趣。如:开展分类收集成语,收集春联的比赛,开展朗读比赛,办小报比赛,写读书笔记比赛,科技征文比赛等等。由于竞赛是一种具有趣味性、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活动,为了取得胜利,学生必然要做充分的准备,必然要去多读书。而学生通过读书获得比赛胜利,既能读写结合、学以致用,也能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。
4、赏识评价法
我总是以赏识的眼光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阅读过程,发现其“闪光点”。对于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学生,我总是不吝啬赞美之词,“书迷”、“博士”、“成语大王”、“字典通”等,成为我对这些同学的昵称,并且不失时机对学生某些成功做法给予充分肯定,激励、表扬和喝彩,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。
总之,兴趣是基础,是前提,是动力。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处处做有心人,让阅读成为一种快乐,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,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,让课外阅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,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。